社交锻炼的关键:打破完美主义

管理员 2022年2月21日21:10:43
评论
431

社交锻炼的关键:打破完美主义
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,容易紧张,特别是面对陌生人或人多的场合。其实,紧张是正常的,适度的紧张有利于你水平的发挥。如果明天考试了,今天心里一点也不紧张,放松得像睡懒觉一样,就不可能发挥出高水平。对一般人来说,上台讲话99%都紧张,只有那些主持人、演说家可能不太紧张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成“老江湖”了,训练了成百上千次,早已“习以治惊”了。有的主持人台上那么潇洒自如,难道他们天生如此吗?实际上,他们都是经过了很多次系统训练,包括心理、技能、仪表仪态等训练,而且经过多次实践才达到这个水平的。而我们总是要求自己的表现最好能像主持人一样,自然、得体、流畅。你自己可能感觉没什么,实际上是要求过高了。过分要求完美,你的表现就会更不完美。哪怕再著名的主持人,第一次上台也会是紧张的。比如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主播康辉,也曾经紧张过,后来为什么能那么轻松呢?他接纳了自己的紧张与不完美(康辉:我第一次做直播的时候,我觉得我可能到死都忘不了……第一次做直播的时候,紧张到什么程度呢?提前20分钟坐到演播室等着调摄像杋,坐进去之后我在找一个最稳定、不出问题的姿势,找到之后我就基本上没有动过。从说“观众朋友好,欢迎收看午间新闻”,中间播新闻的时候也没有动过,一直不敢动,那时250平方米的屋子里,只有我一个人,我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心跳是什么样的声音。就紧张到这种程度,一直到最后说“再见”,然后切走后才动了一下,从来没有想象过的那种紧张,第二次就没有那么紧张了,之后就没有太过紧张了。所以,所谓直播的心理就是你勇敢地走出第一步之后就没有问题了)。多次勇敢的训练,就相当于我们的“习以治惊”的心理疏导过程,也相当于系统脱敏的过程。我的很多同事,在刚参加工作时,上台讲课,都会紧张,怕讲不好。我现在上台发言,偶尔也会紧张,但是我带着纸,写好提纲,看一眼提纲,就讲下去了。几年前,有一次心理讲座我很不在状态,讲座中,有几分钟脑子发懵,虽然课还是继续讲下去了,但是脑子里充满了紧张感,导致灵感的滞涩,讲得很不精彩,后来为此还纠结了一段时间。很多老师讲课都有状态不好的时候,这是自然的过程,哪有个人能一直保持非常好的状态呢?我们要允许自己有时候表现不好,或者说,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
要说战胜恐惧难,无非是一个“伯”字使人时时刻刻放心不下。由于长期过分认真养成了习惯,要想一下改掉确实有点难。我们锻炼和挑战的目的不是让自己的病态思维和“怕”一点都不出现,而是要学会相对正常和健康地处理这些“怕”,减少其对自己社会功能的影响;也不是让自己成为交际明星或者演说家,而是在自己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,能够对自己说:“60分,挺好。”
当然,自信心的培养都有个过程,即使现在还做不到,但随着自我认识的深化,就能逐渐形成一种习惯,获得一种底气:“出汗就出汗,脸红就脸红,你们爱怎么看怎么看!”如果真的有这种居高临下的勇气,那些所谓的“怕”就会像小猫一样躲到一边去了
下面这位因为完美主义性格而痛苦的求助者,再次个别疏导和用心实践“习以治惊”的一年后,对于“完美主义”和“实践的勇气”的描述,值得大家参考:“最初接触
《心理疏导疗法》时勇气可嘉,因为困惑了那么长时间的问题终于弄明白了,这种勇气多源于新鲜和刺激。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,时至今日,读书领悟和体验实践已有一年了,到了这个阶段,不再有战胜反复的快感,完美主义渐渐出现,就进入了一个剧烈反复和勇气疲乏期,有了惰性,这其实是攀登的中坚阶段,是比较考验人的真正意志的。我觉得就像黄老师说的三层台阶,1.8到2.0这个阶段是可上可下的,过了2.0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境界了,但跨不过去,就在边缘区徘徊,时不时还可能到1.5转一转。无法跨过这个边缘区间,我觉得有两点原因:一是反思太多,完美主义又来了;二是惰性,懒了,实践不再有新鲜感和快感了。说难,很煎熬;说简单,特别简单。
步可能就上去了,即使只有那么一丁点,但就是另一片天空了;一步可能就下去了,有可能一落千丈,跌得更惨。选择权在自己,一切的痛苦、恐惧都是我们生命的部分。”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管理员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2月21日21:10:4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w.yqxinli.com/87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